新華社電 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19日在“2014·上海新金融年會暨互聯網金融外灘峰會”上表示,在充分肯定互聯網金融提高資源配置效率、降低交易成本、提升用戶便捷性的同時,也不能忽視互聯網金融存在的潛在風險。
  一是流動性風險。近年來,“第三方支付加基金類”的產品不斷涌現,各類“寶寶”風行一時,但其中蘊藏著期限錯配的風險,也蘊藏著貨幣市場波動、出現投資者大量贖回的風險。
  第二是信用風險。由於網上“刷信用”“刷評價”的行為仍然存在,網絡數據的真實性、可靠性會受到影響。2013年,全國活躍的P2P平臺超350家,全年累計交易額超600億元,但也發生了部分平臺捲款跑路的風險事件。
  第三是聲譽風險。部分互聯網機構用所謂的“預期高收益”來吸引消費者,但在營銷過程當中風險揭示不充分,存在誤導銷售或虛假銷售行為,也會引發風險事件。
  第四是信息泄露風險。互聯網金融的一大基礎是在大數據基礎上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,在這個過程中,個人交易數據的敏感信息很容易被廣泛收集,對客戶賬戶安全和個人信息的保護提出了巨大的挑戰。
  第五是技術安全風險。由於互聯網金融依托的是計算機網絡,網絡系統自身的缺陷、計算機病毒、黑客攻擊等都會引起技術安全風險。  (原標題:互聯網金融 存5大潛在風險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14emceu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